荒村雨夜
连xia了三日的雨,总算有了停歇的迹象。
泥泞的小dao上,几近gan1涸的shui洼映chu灰蒙蒙的天。远chu1山峦叠嶂,被一层薄雾笼罩,看不真切。近chu1的田埂早已荒芜,杂草丛生,偶见几ju森森白骨半掩在泥土中,也不知是人还是牲畜。
村kou歪斜的老槐树xia,三五个面黄肌瘦的孩童蹲在地上,yan睛直勾勾地盯着泥地里爬行的蚯蚓。一个稍大些的男孩迅速伸手,抓起那细长的生wu就往嘴里sai,其他孩zi顿时扑上去争抢,发chu野兽般的低吼。
“作孽啊...”
槐树旁破败的茅屋里,传chu老妪无力的叹息,随即又被死寂吞没。
这里是漳州地界,三年前还曾是鱼米之乡。如今连续两年大旱,又逢蝗灾,田地颗粒无收。朝廷的税赋却不减反增,说是要充作军饷,平定边关战事。
百姓都知dao,交了税上去也无济于事。
村里能走的早就拖家带kou逃荒去了,留xia的,不是老弱病残,就是打着别样主意的人,比如去挖前朝达官贵人坟墓,将陪葬品拿chu来倒卖。
“听说没?前tou李家庄,有人易zi而shi了...”
暮se渐沉,村中唯一还算完整的小瓦房里,挤着十来个衣衫褴褛的村民。屋nei中央生着一小堆火,映得每个人脸上明明灭灭。
说话的是个gan1瘦老汉,话音未落,就引起一阵压抑的sao动。
“真的假的?吃人肉那是要遭天谴的!”
“天谴?饿都要饿死了,还怕天谴?”一个满脸横肉的汉zi啐了一kou,“俺看李老三家的娃儿白白胖胖的,要是煮了...”
话没说完,但吞咽koushui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。
火光摇曳,映chu角落里一个安静坐着的shen影。
那是个女zi,约莫二十chutou,穿着一shen洗得发白的青se布衣,却掩不住通shen与众不同的气质。
她眉yan清丽,面se虽有些苍白,却不像其他人那般面黄肌瘦。最特别的是那双yan睛,沉静得像一潭深shui,不起丝毫波澜。
没有人知dao她从哪里来,名为什么,只知dao她姓宋,本朝民风开放,以说书人谋生的女人不在少数,只不过她们更愿意去繁华地方,只有宋羡仪愿意来穷乡僻壤,一待就待了好几年。
她手中捻着一gen枯草,正漫不经心地编织着什么,仿佛对yan前的谈话毫无兴趣。
“宋先生,您见多识广,给咱们讲个故事呗?”一个老妇突然开koudao,似乎想打破这令人窒息的话题。
被称作“宋先生”的女zi抬起tou,微微一笑。那笑容温和得ti,却莫名让人gan到疏离。
“想听什么故事?”她的声音清越,咬字清晰,与乡音nong1重的村民截然不同。
“讲讲京城!听说那里的贵人一顿饭要吃几十dao菜,是真的吗?”一个少年抢着问,yan睛里闪着渴望的光。
女zi轻笑一声,手指灵活地转动,那只枯草编的蚱蜢已然成型,栩栩如生。
“京城啊...”她拖长了语调,目光投向虚空中某一dian,似在回忆,“的确繁华。朱雀大街上商铺林立,车shuima龙。达官显贵们乘坐镶金嵌宝的ma车招摇过市。到了夜晚,红灯gao挂,丝竹之声不绝于耳。”
村民们听得ru神,仿佛那遥远的繁华能暂时驱散饥饿与恐惧。
“但是啊,”女zi话锋一转,声音低了几分,“那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京城外的liu民,可不比咱们这儿少。”
一阵失望的叹息。
他们想着若能逃到京城,或许有机会可以饱腹,但现在战事连连,京城不仅他们jin不去,在外的官员也jin不去,被迫liu离在外。
“那...讲讲越州宋家吧!”另一个年轻人突然dao“,听说那可是chu了名的大世家,五年前被满门抄斩了,但之前chu过一位百年一见的才女,叫宋什么来着?”
女zi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xia,随即恢复正常。
她抬yan看向提问的年轻人,目光平静无波。